发新帖  新投票  回帖  关闭侧栏
5010个阅读者,2条回复 | 打印 | 订阅 | 收藏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发表时间:2024-2-8 17:04

《孔丛子》卷22连从子(下)原文及译文[原创]



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|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://bbs.voc.com.cn/forum-59-1.html

《孔丛子》卷22连从子(下)原文及译文

【原文】

 元和二年三月,孝章皇帝东巡过鲁,幸阙里,以太牢祠圣师,作六代之乐。天子升庙,西面;群臣在庭,北面,皆再拜。天子进爵而后坐,乃召诸孔丈夫年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,临赐酒饭。子和自陈曰:“臣草莽所蔽,才非干时,行非绝伦,托备先圣遗嗣,世名学家,陛下误加拔擢微臣兰台令史。会值车驾东巡,先礼圣师,猥以余福惠及臣宗,诚非碎首所能报谢。”诏曰:“治何经?”对曰:“为《诗》《书》,颇涉《礼》《传》。”诏曰:“今日之会,宁于卿宗有光荣乎?”对曰:“非所敢当也。臣闻明王圣主,莫不尊师而贵道。今陛下尊臣祖之灵,贵臣祖之道,亲屈万乘,辱临敝里,此乃陛下所以崇圣也。若夫顾其遗嗣,得与群臣同受釐福,此乃陛下爱屋及乌,惠下之道。所以崇德作圣,臣宗弗与于光荣,非所敢承。”天子叹曰:“非圣者子孙,恶有斯言!”遂拜子和郎中,诏随车驾,赐孔氏男女钱帛。子和从还京师,遂校书东观。其年十二月为临晋令。其友崔骃以其家《卦林》占之,谓为不吉。语子和曰:“盍辞乎?”答曰:“学不为人,仕不择官,所以为吉也。且卜以决疑,不疑何卜?吉凶由人,而由《卦林》乎?”径往之官。三年秋八月,天子巡后土,登龙门。子和自请从行在所。天子识其状貌,燕见移时,赐帛十端而还。九月既望,寝疾,不瘳,乃命其二子留葬焉。二子长曰长彦,年十有二;次曰季彦,年十岁。父之友西洛人姚进先有道,征不就,养志于家,长彦、季彦常受教焉。既除丧,则苦身劳力,以自衣食。家有先人遗书,兄弟相勉,讽诵不倦。于时蒲阪令汝南许君然造其宅,劝使归鲁,奉车二乘。辞曰:“载柩而返,则违父遗命;舍墓而去,则心所不忍。”君然曰:“以孙就祖,于礼为得,愿子无疑。”答曰:“若以死有知也,祖犹邻宗族焉。父独留此,不以极乎?吾其定矣。”遂还其车。于是甘贫味道,研精坟典。十余年间,会徒数百。故时人为之语曰:“鲁国孔氏好读经,兄弟讲诵皆可听。学士来者有声名,不过孔氏那得成。”长彦颇随时,为今学。季彦壹其家业,兼修《史》《汉》,不好诸家之书。

【译文】

元和二年三月,章帝东巡,路经鲁地曲阜,驾临阙里,以太牢祭祀圣师孔子,奏六代之乐。天子登上庙堂,面向西;群臣在庙的中庭,面向北,都行再拜之礼。天子颁爵之后坐下,召见孔氏男子年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,亲临赐予酒食。子和自陈其情,说:“臣蔽于草野,既没有治世之才,也没有绝伦之行,托名先圣后裔,世称学者,陛下误加提拔臣为兰台令史。适逢陛下车驾东巡,先礼祭圣师,再误以圣师余荫惠及臣之宗人,实在不是粉身碎骨所能报答的。”诏问:“治哪一经?”回答说:“研究《诗》、《书》,也涉猎《礼》、《传》。”诏问:“今日之会,对你的宗族来说难道不是光荣吗?”回答说:“不敢当。臣听说明王圣主,莫不尊师贵道。现在,陛下尊臣先祖之灵,贵臣先祖之道,亲屈万乘之尊,辱临敝里,这是陛下表示崇圣的举措。至于照顾其后裔,得与群臣同受吉祥之福,这是陛下爱屋及乌、恩泽及于臣下之道。所用于崇德作圣的种种光荣,臣之宗人不沾边,不敢分享。”天子叹日:“不是圣人的子孙,哪有这样的话!”于是提拔子和为郎中,命其随从车驾,赐孔氏男女金钱布帛。子和随从车驾,返回京师,在东观任职校书。同年十二月迁为临晋令。朋友崔驷以其家传易学《卦林》占了一-卦,不吉,于是对子和说:“何不辞职呢?”子和回答说:“为学不夸耀于人,出任不选择官职,这就是吉。而且,占卜用以决疑,不疑为何占卜?吉凶由人,不是《卦林》说吉就吉、说凶就凶的。”于是径直前往就职。元和三年八月,天子巡视后土祠,登龙门,子和自请随从左右。天子认识子和,召见多时,赐布帛十匹而还。九月十六日,卧病不起,于是嘱其两个儿子留葬于此。两个儿子,长子叫长彦,十二岁;次子叫季彦,十岁。其父的朋友西洛人姚进,早先以有道闻名,征召不就,居家养志,长彦、季彦常常受其教诲。丧期过后,吃苦流汗,自给衣食。家有先人遗留下来的典籍,兄弟相互勉励,诵读不倦。其时,蒲阪令汝南人许君然访问其家,劝兄弟二人返鲁,并奉送两辆车。兄弟二人辞谢,说:“车载灵柩返鲁,是违背父亲遗命;把父亲葬在这儿,舍弃坟墓而去,则于心不忍。”君然说“孙子回到祖父那儿,合乎礼,不必怀疑。”回答说:“如果死而有知,祖父犹与宗族为邻;而独留父亲在此,不是太过分了吗?我主意已定。”于是奉还其车。兄弟二人安贫乐道,精研经典,十余年间,门徒数百人。当时人称费说:“鲁国孔氏好读经,兄弟讲诵皆可听。学士来者有声名,不过孔氏哪得成。”长彦较为随顺时势,治今文经学。季彦-秉家学,兼修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不好诸家之书。


【原文】
华阴张太常问:“如何斯可谓备德君子?”季彦答曰:“性能沈邃,则不可测;志不在小,则不可度;砥厉廉隅,则不可越;行高体卑,则不可阶。兴事效业,与言俱立;舍己从善,不耻服人;交友以义,不慕势利;并立相下,不倡游言。若此,可谓备德矣。”张生曰:“不有孝、弟、忠、信乎?”答曰:“别而论之,则应此条。总而目之,则曰孝、弟、忠、信。”张生闻是言,喜而书之。

【译文】

华阴张太常问:“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德的君子?”季彦回答说:“思想深邃,不可测量;志向远大,不可揣度;磨练节操,不可超越;行为高尚,持身谦恭,不可看齐;兴事授官,立功立言;不固执己见,从善如流,不以服人为耻;交友重义,不慕势利;与人并立而相下,不倡导流言蜚语。本性如此,可谓有德。”张生说:“不是有孝、悌、忠、信吗?”回答说:“分别而论,则有以上所说几条;总而言之,则为孝、悌、忠、信。”张生听到这句话,高兴地记了下来。

【原文】
 鲁人有同岁上计而死者,欲为之服,问于季彦。季彦曰:“有恩好者,其缌乎!昔诸侯大夫共会事于王,及以君命同盟霸主,其死则有哭临之礼。今之上计,并觐天子,有交燕之欢。同名绨素,上纪先君,下录子弟,相敦以好,相厉以义。又数相往来,特有私亲,虽比之朋友,不亦可乎?”
 【译文】
有一位与上计掾同年被选举的鲁人,因上计掾死而欲为其服丧,问于季彦。季彦说:“有恩情,应服缌麻吧!过去,诸侯大夫一起服事于君王,及至诸侯以君命担任同盟霸主,死后则哭临之礼。对于上计掾而言,曾与其-起朝觐天子,也有宴饮之乐,并且共同题名于帛书,上纪先君,下录子弟,以友好相敦厚,以仁义相勉励;又经常相互往来,特有私谊,即使丧服比之于朋友,不也是可以的吗?”

【原文】
 崔骃学于太学而粮乏,邓卫尉欲饩焉而未果。季彦年九岁,以其父命往见卫尉曰:“夫言不在多,在于当理;施不在丰,期于救乏。崔生,臣父之执也,不幸而贫。公许赈之,言既当理矣。从来有曰,嘉贶未至。或欲丰之,然后乃致乎?”答曰:“家物少,须租入,当猥送之。”季彦曰:“公顾盼崔生,欲分禄以周其无,君之惠也。必欲待君租入,然后猥致,则于崔生为赢。受人以自赢,非义,崔生所不为也。且今已乏矣,而方须租入,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。”邓公曰:“诺。”

【译文】

崔驷在太学学习,缺粮吃。邓卫尉想馈赠粮食,却又暂告停止。当时,季彦九岁,领父命前去见卫尉,说:“言不在多,在于合理;施舍不在丰厚,在于能够救济困乏。崔生,是我父亲的朋友,不幸而贫穷。您许诺救济之言既合乎情理,我来时听人说:‘惠赠未至,或想待其丰厚。'然后您会把粮食送到吗?”卫尉回答说:“家中财物少,须等租粮收上来,一并送去。”季彦说:“您关照崔生,欲分出一部分俸禄以周济其急,这是您的恩惠。必须等到租粮收上来,然后一并送去,崔生一下子吃不了那么多,会有余粮。受人馈赠而反有余粮,不义,崔生不会接受。况且,崔生今已缺粮,此时再等租粮收上来,是犹如古人欲疏通江河以救牛蹄窝里的鱼呢。”邓公说:“好!”

【原文】
梁人取后妻,后妻杀夫,其子又杀之。季彦返鲁,过梁,梁相曰:“此子当以大逆论。礼,继母如母,是杀母也。”季彦曰:“言如母,则与亲母不等,欲以义督之也。昔文姜与弑鲁桓,《春秋》去其‘姜氏’,《传》曰:‘不称姜氏,绝不为亲,礼也。’绝不为亲,即凡人尔。且夫手杀重于知情。知情犹不得为亲,则此下手之时,母名绝矣。方之古义,是子宜以非司寇而擅杀当之,不得为杀母而论以逆也。”梁相从之。

 【译文】

梁人娶后妻,后妻杀夫,梁人的儿子又杀了这位后妻。季彦返鲁路过梁国时,梁相对他说:“此子应当以大逆论罪。按礼的规定,继母如同母亲,杀继母就是杀母亲。”季彦说:“说是如同母亲,实际上与亲生母亲不同。这可以从义上来考察。过去文姜参与谋杀鲁桓公,《春秋》记其事而去其姜.氏,《左传》日:‘不称姜氏,断绝亲属关系,合乎礼。’断绝亲属关系,即如同一般人。况且,亲手杀人重于知情参与者,知情参与者犹不得为亲,则那位后妻下手杀夫之时,母亲之名已断绝。比照古义而论,梁人的那位儿子应当看作是不报官而擅自杀之,不得以杀母而以大逆论罪。”梁相采纳其言。


【原文】
 弘农太守皇甫威明问仲渊曰:“吾闻孔氏自三父之后,能传祖之业者,常在于叔祖。今观《连丛》所记,信如所闻。然则伯季之后,弗克负荷矣。”答曰:“不然也。先君所以为业者,非唯经传而已。可以学则学,可以进则进,可以止则止。故曰‘无可无不可’也。盖唯执行中庸,其于得道,非末嗣子孙所能及也。是以先父各取所能:能仕则仕,能学则学。自伯祖之子孙,世仕有位。季祖之子孙,或学或仕,或文或武,所统不壹。故学不稽古,仕无高官,文非俎豆,武非戢兵,不专故也。”皇甫曰:“如高明之言,是故弗克负荷已。”答曰:“伯之子孙,今何其仕?季之子孙,何所能任?所以世得闻焉。且人之才性,受天有分。若如君之论,则成王、伯禽虽致泰平,皆当以不圣蒙弗克负荷之罪乎?”皇甫笑曰:“善。”既而或谓仲渊曰:“以古人推之,自可如皇甫之言尔。而子矜之,何也?皇甫虽口与子,心实不与也。”答曰:“吾其然。然此君来言,颇欲相侵,故激至于此。岂曰得道,由不获已也。”

 
【译文】
弘农郡太守皇甫威明问仲渊说:“我听说孔氏自从三父之后,能传承祖先事业的,常常是叔祖。今看《连丛子》所记,的确传言不虚。那么,伯祖、季祖之后,就不能担当吗?”仲渊回答说:“不然。先君视之为事业的,不仅仅是经传。可以学则学,可以进则进,可以止则止,这叫做‘无可无不可’。大概只有实行中庸,就其得道而言,不是后世子孙所能达到的。所以先父各尽其能,能仕则仕,能学则学。伯祖的子孙,世世出仕有官位。季祖的子孙,或学或仕,或文或武,各不统-。治学不考古,出仕无高官,为文不懂礼仪,习武不知息兵,这是不专心造成的。”皇甫说:“如您所说,所以不能担当呀。”仲渊回答说:“如今,伯祖的子孙担任什么官职,季祖的子孙能够担当什么,这都是世人能够听说知道的。而且,人的才性禀赋,天生就有差别。如果如您所说,成王、伯禽虽然获致太平,都应当因为他们不是圣人而治其不能担当之罪吗?”皇甫笑着说:“说得好。”过了不久,有人对仲渊说:“以古人推论,皇甫所说的不差嘛,您为何傲视其言?皇甫虽然口头上赞成您,实际上内心并不认同。”仲渊回答说:“我知道。然而,此君来说这番话,是有意冒犯,才把我激发到这个样子。岂可以说得道,不得已而已。”
【原文】
  长孙尚书问季彦曰:“处士,圣人之后也,岂知圣人之德恶乎齐?”答曰:“德行邈于世,智达秀于人,几于如此矣。”曰:“圣人者,必能闻于无声,见于无形,然后称圣尔。如处士所言,大贤则能为之。”季彦曰:“君之论,宜若未之近也。夫有声,故可得而听;有形,故可得而见。若乃无声,虽师旷侧耳,将何闻乎?无形,虽离娄并照,将何睹乎?《书》曰:‘惟狂克念作圣。’狂人思念道德,犹为圣人。圣人,大贤之清者也;贤人,中人之清者也。”
【译文】
长孙尚书问季彦说:“处士是圣人之后,岂能不知圣人之德为什么是齐-的?”季彦回答说:“德行拔萃于世,智慧超群于人,大概如此吧。”长孙说:“如果圣人必能闻于无声,见于无形,然后才称为圣人,那么,大贤也能做到。”季彦说:“您的论点,似乎没有接近事实。有声,才可以听;有形,才可以见。至于无声,师旷虽然侧耳,能听到什么?无形,离娄虽然极目而视,能看到什么?《尚书》说:‘狂人能念于善则为圣人’。”狂人心念道德,犹可以为圣人。圣人,不过是大贤中能够做到清明的而已;贤人,不过是中人中能够做到清明的而已。”

【原文】
孔大夫谓季彦曰:“今朝廷以下,四海之内,皆为章句内学,而君独治古义。治古义,则不能不非章句内学。非章句内学,则危身之道也。独善固不容于世,今古义虽善,时世所废也,而独为之,必将有患,盍姑已乎?”答曰:“君之此言,殆非所望也。君以为学,学知乎,学愚乎?”大夫曰:“学所以求知也。”季彦曰:“君频日闻吾说古义,一言辄再称善,善其使人知也。以为章句内学迂诞不通,即使人愚也。今欲使吾释善善之知业,习迂诞不通之愚学,为人谋如此,于义何居?且君子立论,必析是非,以是易非,何伤之如?主上聪明,庸知不欲两闻其义,博览古今,择善从之,以广其圣乎?吾学不要禄,贵得其义尔。复以此受患,犹甘心焉。先圣遗训,壁出古文,临淮传义,可谓妙矣!而不在科策之例,世人固莫识其奇矣。斯业之所以不泯,赖吾家世世独修之也。今君猥为禄利之故,欲废先君之道,此殆非所望也。若从君言,是为先君之义灭于今日,将使来世达人见今文俗说,因嗤笑前圣。吾之力此,盖为先人也。物极则变,比百年之外,必当有明德君子,恨不与吾偕世者。”于是大夫怅然曰:“吾意实不及此,敢谢不敏。”
【译文】
孔大夫对季彦说:“今朝廷以下,四海之内,都从事章句内学,而只有您研究古文经义。研究古文经义,不能不非议章句内学。非议章句内学,是危身之道。独善,从来就不见容于世,如今古文经义虽善,却为时代所摒弃;惟独您持而为之,必将有患,为何不放弃呢?”季彦回答说:“您说的这些话,不是我希望听到的。您以为学,是学知?还是学愚?”大夫说:“学是为了求知。”季彦说:“您不厌其烦地每天听我讲说古文经义,听一言则连连称善,是善其使人知善呀。以为章句内学迁远、怪诞不通,就是使人愚。如今您想让我放弃善其使人知善之知业,而研习迁远、怪诞不通之愚学,如此为人着想谋划,是何义?而且,君子立论,必定分析是非,以是易非,将会有怎样的伤害?主上聪明,怎么知道他不想听听两方面的意见?博览古今,择善而从,不是可以增广圣知吗?我治学不为利禄,而是为了求得其义。如果以此遭受祸患,犹心甘情愿。先圣遗留的训示,见于孔壁发现的古文经,临淮太守孔安国为之作传,阐发其义,可谓深得其妙。由于古文经义不在策问之例,世人自然不识其奇妙。而古文经义之所以没有泯灭,全靠我家世世代代独立修习。如今您竟以利禄之故,欲废先君之道,这让我大失所望。如果从您所说,将会使先君之义失传于今日,而使后世明达之人,见今文经学的俗说,因此而嗤笑前圣。我于此努力,是为了先人。物极则变。待百年之后,必当有明慎君子恨不与我同世而学。”于是大夫怅然若失,说:“我实在想不到这些,请您原谅我的不敏。”
【原文】
  杨太尉问季彦曰:“吾闻临晋君异才博闻,周洽群籍,而世不归大儒,何也?”答曰:“不为禄学故也。恶直丑正,实繁有徒。辨经说义,辄见憎疾。但以所据者正,故众人不能用尔。免害为幸,何大儒之见归乎?”
【译文】
杨太尉问季彦说:“我听说你的父亲临晋君有非凡才干,博闻强记,精通各种典籍,然而,世人却不视其为大儒,这是为什么?”季彦回答说:“原因在于不为利禄而学。厌恶正直,丑化公平,这类人实在不少。辨经说义,为其憎恨。只是因为所持的根据为正,所以众人不能采用罢了。免害已是万幸,为何还要被视为大儒?”
【原文】
  季彦见刘公,客适有献鱼者。公熟视鱼,叹曰:“厚哉!天之于人也。生五谷以为食,育鸟兽以为之肴。”众座佥曰:“诚如明公之教也。”季彦曰:“贱子愚意,窃与众君子不同,以为不如明公之教也。万物之生,各禀天地,未必为人。人徒以知得而食焉。故《孝经》曰:‘天地之性人为贵。’贵有知也。伏羲始尝草木可食者,一日而遇七十二毒,然后五谷乃形,非天本为人而生也。蚊蚋食人,蚓虫食土,非天故为蚊蚋生人,为蚓虫生地也。知此不然,则五谷鸟兽之生,本不为人,可以为无疑矣。”公良久曰:“辨哉!”众座默然。
【译文】
季彦见刘公,恰巧遇见有客人献鱼。刘公盯着鱼看了半天,感叹说:“上天真是厚待于人啊!生五谷以为食物,育鸟兽以为酒肴。”在座的众人都说:“的确如明公所说。”季彦说:“鄙人愚意,与众君子有所不同,私心不能赞同明公的言论。为什么?万物各禀天地而生,未必就是为了人。人只是因为有知,才得而食之。所以《孝经》说:‘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’贵其有知而已。伏羲最初尝草木,分辨出可以吃的来,一天而遇七十二毒,然后才培育出五谷。五谷原本不是天为人而生的。蚊子叮人,蚯蚓吃土,不是天为了蚊子而生人,为了蚯蚓而生地。了解了这一点,便知五谷、鸟兽原本不为人而生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刘公良久才说:“辨才啊!”在座众人默不作声。.
【原文】
  永初二年,季彦如京师,省宗人仲渊。是年夏,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,大者如斗,杀禽畜雉兔,折树木,秋苗尽。于是天子责躬省过,并令幽隐有道术之士,各得因变事,极陈厥故。季彦与仲渊说道其意状曰:“此阴乘阳也。贵臣擅权,母后党盛,多致此异。然乃汉家之所大忌也。”于时下邳长孙子逸止仲渊第,闻是言也,心善之,因见上,说焉。上召季彦,季彦见于德阳殿,陈其事,如与仲渊言也。曰:“陛下增修圣德,虑此二者而已矣。夫物之相感,各以类推,其甚者必有山崩地震,乖气相因,其事不可尽论。往者延平之中,邓后称制,而东垣巨屋山大崩,声动安邑,即前事之验者。”帝默然,左右皆不善其言。季彦闻之,曰:“吾岂容媚势臣而欺天子乎?”后子逸相鲁,举季彦孝廉,固辞不就。会遭兄长彦忧,遂止乎家。季彦为人谦退爱厚,简而不华,终不以荣利变其恬然之志。见不义而富贵者,视之如仆隶。其下笔则典诰成章,吐言必正名务理。故每所交游,莫不推先,以为楷则也。年四十有九,延光三年十一月丁丑卒。
【译文】
永初二年,季彦到京师去看望宗人仲渊。这年夏天,河南四县下冰雹,大小如杯,大者如斗,砸死家禽、牲畜、野鸡、野兔,折断树木,秋苗尽毁。天子自责反省,并且下令隐居有道术的人,都可以藉此灾变而尽力探讨其原因。季彦与仲渊叙谈,推论灾变的原因,说:“这是阴乘阳的缘故。贵臣擅权,母后-派势利强盛,大多招致这类灾异。然而,这是汉家大忌。”其时,下邳人长孙子逸正在仲渊府第,听到这话后,内心予以赞许。因而见到汉安帝后便说起了此事。汉安帝召见季彦,季彦在德阳殿见到了汉安帝。季彦叙说其事,和对仲渊说的完全-致,并说:“陛下增修圣德,是顾虑这两件事。事物相互感应一定是各按其类发生的,推及过甚的,必有山崩地震,乖戾之气相因循,其事不可穷尽而论。昔日延平年间,邓后临朝称制,东垣巨屋山大崩,声震安邑,这验证了前面所说的事。”汉安帝沉默不语,左右大臣都不费成他的话。季彦听到后,说:“我岂能容忍谄媚权臣欺骗天子的行为?”后来,长孙子逸担任鲁国相,以孝廉推荐季彦出来做官,季彦坚辞不受。那时正遇其兄长彦丧事,于是居留家中。季彦为人谦让厚道,朴实无华,始终不以荣华利禄改变其恬淡清静之志,见不义而富贵的人视之如奴仆。下笔则典雅成章,谈吐必名正言顺,因此,每有交游,莫不推其为先,以为楷模。季彦享年四十有九,延光三年十一月去世。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4-2-20 09:12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4-2-20 09:12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发新帖 新投票
 回帖
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
你的用户名: 密码:   免费注册(只要30秒)


使用个人签名

(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!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,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。版权声明
   



Processed in 0.027101 s, 8 q - sitemap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