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帖  新投票  回帖  关闭侧栏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发表时间:2023-7-7 17:28

王充《论衡》卷39超奇篇诗解2笔能著文心能谋论文以表心论说应理犹发弓矢[原创]



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|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://bbs.voc.com.cn/forum-59-1.html

王充《论衡》卷39超奇篇诗解2笔能著文心能谋论文以表心论说应理犹发弓矢

题文诗:

奇而又奇,才相超乘,皆有品差.儒生说名,

于儒门也,过俗人远.或有不能,说讲一经,

教诲后生;或带徒众,说论洞溢,称为经明.

或不能成,牍治一说;或陈得失,能奏便宜,

言应经传,文如星月.其高第若,谷子云与,

唐子高者,说书牍奏,之上不能,连结篇章;

或列古今,纪著行事,若司马迁,刘向之徒,

累积篇第,文以万数,其过子云,子高远矣,

然而因成,纪于前无,胸中之造.若夫陆贾,

董仲舒其,论说世事,由意而出,不假于外,

浅露易见,观读之者,犹曰传记.阳成子长,

昔作乐经,杨子云作,太玄经也,造于助思,

极窅冥深,非庶几才,不能成也.孔作春秋,

二子两经,所谓卓尔,蹈孔子迹,鸿茂参贰,

圣之才也.王公子问,于桓君山,以杨子云.

君山对曰:汉兴以来,未有此人.君山差才,

可谓得高,下之实矣.采玉也者,心羡于玉,

钻龟者能,知神于龟.桓君山能,差众儒才,

累其高下,贤于所累.又作新论,论世间事,

辩照然否,虚妄之言,伪饰之辞,莫不证定.

子长子云,说论之徒,君山为甲.而自君山,

以来皆为,鸿眇才故,有嘉令文.笔能著文,

心能谋论,文由胸出,以文表心.观见其文,

奇伟俶傥,可谓得论.由此言之,繁文之人,

人之杰也.下有根株,叶荣于上;核实于内,

皮壳于外.文墨辞说,士之荣叶,皮壳实诚,

在胸臆文,墨著竹帛,外内表里,自相副称.

意奋笔纵,故文见而,实露人之,有文也犹,

禽之有毛.毛有五色,皆生于体.苟若有文,

无实是则,五色之禽,毛妄生也.选士以射,

心平体正,执弓矢固,然后射中.论说之出,

犹发弓矢.论之应理,犹矢中的.射以矢中,

效巧论以,文墨验奇.此皆奇巧,俱发于心,

其实一也.文以表情,字以达意,文字传情. 

  【原文】

  39·3奇而又奇,才相超乘(1),皆有品差。儒生说名于儒门(2),过俗人远也。或不能说一经,教诲后生;或带徒聚众,说论洞溢,称为经明。或不能成牍,治一说;或能陈得失,奏便宜,言应经传,文如星月。其高第若谷子云、唐子高者,说书于牍奏之土(3),不能连结篇章;或抽列古今,纪著行事,若司马子长、刘子政之徒,累积篇第,文以万数,其过子云、子高远矣,然而因成纪前,无胸中之造。若夫陆贾、董仲舒论说世事,由意而出,不假取于外,然而浅露易见,观读之者,犹曰传记。阳成子长作《乐经》(4),杨子云作《太玄经》(5),造于助思(6),极窅冥之深(7),非庶几之才,不能成也。孔子作《春秋》,二子作两经,所谓卓尔蹈孔子之迹,鸿茂参贰圣之才者也(8)。

  【注释】

  (1)超乘:跃上战车。这里是超越,超过的意思。
  (2)说(shuì税):通“税”,停留。这里是寄托的意思。
  (3)说书:这里是引经据典的意思。土:根据文意,疑是“上”字形近而误。递修本作“上”,可证。
  (4)阳成子长:姓阳成,名衡。东汉初蜀(今四川)人。曾补《史记》,作《乐经》,皆佚失。
  (5)《太玄经》:扬雄著,共十卷。体裁模拟《周易》,内容则是儒、道、阴阳三家的混合体。书中提出以“玄”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学说。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,并认为“有生者必有死,有始者必有终”,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。
(6)助:疑系“眇”形近而误。上文“眇思自出于胸中”,义与此同,可证。(7)窅(yǎo咬):深。冥(míng明):暗。深:这里指深奥的道理。

(8)参:同“参”。参贰:并列为三,并列为二,意思是相提并论。

  【译文】

才能突出还有突出的,他们才能相互超越但总有高低之分。儒生托名在儒门,远远超过一般人。可是有的不能讲解一种经书,教诲后代子孙;有的却能率引众多学生,讲解透彻内容丰富,能称作通晓经书。有的不能写完一份公文,提出一种主张;有的却能陈述国家政治得失,提出适宜的建议,而且言论符合经传,文章如星月一般灿烂。他们象谷子云、唐子高一样优秀,能在报告和意见书上引经据典,却不能连结起来写成文章;有的能把古今事选取排列出来,把往事记载下来写成书,象司马迁、刘子政这些人,累积材料编成篇目,文章数万言,他们远远超过谷子云、唐子高,然而是沿袭以前现成的记载,没有自己心中的创造。至于陆贾、董仲舒评论国家大事,随心说出,不凭借外在条件,然而却内容浅显易懂,读者还叫它传记。阳成子长作《乐经》,杨子云作《太玄经》,都是在精心思考后创造出来的,所以能穷尽深远难见的大道理,不是接近圣人的才能,是不可能写成功的。孔子作《春秋》,阳成子长和杨子云二人作《乐经》和《太玄经》两经,真称得上高明地遵循着孔子的足迹,宏大精美有与圣人相提并论的才能。

  【原文】
  39·4王公子问于桓君山以杨子云(1)。君山对曰:“汉兴以来,未有此人(2)。”君山差才,可谓得高下之实矣。采玉者心羡于玉,钻龟能知神于龟(3)。能差众儒之才,累其高下,贤于所累。又作《新论》,论世间事,辩照然否,虚妄之言,伪饰之辞,莫不证定。彼子长、子云说论之徒,君山为甲。自君山以来,皆为鸿眇之才,故有嘉令之文。笔能著文,则心能谋论,文由胸中而出,心以文为表。观见其文,奇伟俶傥,可谓得论也。由此言之,繁文之人,人之杰也。
  【注释】
  (1)王公子:不详。一说“子”是衍文,“王公”即“王翁”,指王莽。一说“王公子”即王莽时的大司空王邑。
  (2)引文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三二引《新论》文。
  (3)能:根据文意,疑是“者”字之误。“采玉者心羡于玉”与“钻龟者知神于龟”对文,可证。钻龟者:指用龟甲占卜吉凶的人。知:通“智”。
  【译文】
王公子向桓君山打听杨子云。桓君山回答说:“汉朝建立以来,没有谁能超过此人。”桓君山区别人才,可以说是符合人才高下的实际情况。采玉的人心比玉还美,钻龟的人智比神灵。君山能区别儒生的才能,排列出他们的名次,可见比所排列的人贤能。他又作《新论》,评论社会上的问题,辩明是非,虚假的话语,虚伪的文词,没有不被证明确定的。在那阳成子长、杨子云等兴论立说的人当中,桓君山算是头一个了。从桓君山以来的那些文人、鸿儒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才能,所以有美好的文章。他们动笔能写文章,用心能谋划,文章从心中出,思想用文章来表明。观看他们的文章,非同一般卓越超群,真称得上精辟的论述。这样说来,文章写得多的人,是人中最杰出的了。

【原文】
  39·5有根株于下,有荣叶于上;有实核于内,有皮壳于外。文墨辞说,士之荣叶、皮壳也。实诚在胸臆,文墨著竹帛,外内表里(1),自相副称。意奋而笔纵,故文见而实露也。人之有文也,犹禽之有毛也。毛有五色,皆生于体。苟有文无实,是则五色之禽,毛妄生也。选士以射,心平体正,执弓矢审固,然后射中(2)。论说之出,犹弓矢之发也。论之应理,犹矢之中的。夫射以矢中效巧,论以文墨验奇。奇巧俱发于心,其实一也。
  【注释】
  (1)外内表里:外表与内里。这里指文章所表达的与心里所想的。
  (2)以上参见《礼记·射义》
  【译文】
植物下面有根和茎,上面才有花和叶;果实里面有果核,外面才会有皮和壳。文章言辞是读书人的花叶与皮壳。真情实意在心中,文章写在竹简和帛上,表达与内心,自然要互相符合相称。感情激动才能下笔流畅,所以文章写真情而能流露出来。人会写文章,就像鸟兽有毛一样。毛有五颜六色,都长在身体上。如果写文章没有内容,这就是像五颜六色鸟兽的毛无故长了出来。选拔武士来射箭,武士要心气平和身体站直,把弓和箭握牢固,然后才能射中。兴论立说一出口,就像弓箭射出一样。论说应当有道理,就像箭要射中靶子一样。射箭是用箭射中靶子来验证其技巧,论说是用文章来证明是否超群。文章超群与射箭技巧都是从心里产生的,它们实际上是相同的。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3-7-9 07:19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3-7-9 07:19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发新帖 新投票
 回帖
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
你的用户名: 密码:   免费注册(只要30秒)


使用个人签名

(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!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,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。版权声明
   



Processed in 0.024448 s, 8 q - sitemap,